“環球資源” 官方微信,獲取即時外貿資訊
主頁 / 貿易情報中心 / 服務動態 / 破局出海新賽道:深圳出口論壇解碼商機、合規與創新之道
環球資源攜手世界經理人聯合主辦、深圳·前海出海 e 站通協辦的“出海無界 商機無限”出口論壇深圳場於 2025 年 8 月 28 日于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成功舉行。與會嘉賓圍繞中國企業出海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從市場策略、AI 賦能、ESG 合規到智慧財產權等多維度,分享了深度洞察與實踐路徑,共同助力出海企業打造全球化競爭力。
洞察趨勢
高潛力賽道與供應鏈韌性成出海關鍵
環球資源新業務開發副總裁張牧先生在開場致辭中,描繪了全球格局不斷演變的背景下,中國出海企業所面臨的廣闊商機。當天張總分享了環球資源根據資料分析識別出的 5 大高潛力商機領域,包括剛需消費類、綠色環保類、能源革命相關、智慧互娛類以及智慧製造裝備等產品。此外,他還指出,來自環球資源買家的回饋也同樣顯現出 3 大趨勢:
張總強調,這些趨勢意味著中國企業必須從成本優勢轉向能力優勢,通過技術、設計和品牌建設提升全球競爭力。
張總還指出,儘管當前國際貿易環境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整體而言,中國供應鏈仍展現出強勁韌性,出口持續增長,尤其在東盟、日本、美國等重要市場保持積極態勢。總體而言,中國出海企業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只有持續聚焦能力提升、推動產品創新、深化市場理解,才能在全球市場中把握無限商機。而正值環球資源線上業務迎來 30 周年,作為服務國際貿易 54 年的平臺,環球資源將通過線下展會、線上匹配、VR 看展等多元方式,持續為企業提供高效、可靠的出海通道。
政策羅盤
明確出海目標,規避國際化五大風險
深圳市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副部長薛遠鵬先生則從政策觀察者和服務者的角度,分享了當前企業出海的動因、目標、路徑及常見風險等方面的思考。
薛部長認為,企業出海的根本動因,源於國際貿易格局的深刻變革與全球產業鏈的重構。隨著中國製造業從大向強邁進,企業必須主動融入國際競爭,從代工生產逐步轉向產品出海、品牌出海乃至技術出海,以實現價值鏈位置的提升。國際化不僅是擴大市場的必然選擇,更是企業持續成長的核心戰略。
他指出,國際化經營需設定清晰目標,在合規經營的基礎上,構建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與服務體系,依靠創新與專業立足,最終實現品牌國際化,獲取品牌溢價。此外,薛部長還建議企業明確自身在產業鏈中的定位(鏈主企業、配套企業或服務商),據此制定差異化出海路徑。他還建議,企業可採取“抱團出海”或“借船出海”模式,聯合上下游或通過合資、並購快速切入新市場。
此外,薛副部長還提醒企業關注出海常見問題,如文化理解欠缺、法律政策誤讀、市場調研失真、合作夥伴選擇不慎、風險預估不足等,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包括融入當地文化、依託專業法律和財務顧問、做好市場調研、嚴選合作夥伴、做好盡職調查、動態風險管理等。
AI與ESG
科技與合規雙輪驅動出海升級
華為雲深圳解決方案高級專家胡甯先生當天分享的主題是“AI 時代科技助力企業出海”。胡先生指出,AI 不僅是技術升級的核心工具,更是企業實現全球化經營的重要戰略賦能者。例如,構建專屬的智慧問答與知識管理系統,實現對多語言客戶諮詢的精准、高效響應,大幅提升客戶服務體驗與海外市場的當地語系化溝通能力。同時,AI 驅動的資料分析能力,可説明企業即時把握海外市場動態與消費者需求變化,為戰略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胡寧強調,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已形成顯著的技術與人才優勢,這也使得 AI 能夠深刻改變企業出海的模式與效率,説明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構建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此外,穩健、高效的算力與雲基礎設施是企業應用 AI 的重要基石。
DNV 華南區可持續發展服務商務經理湯祚嬰先生分享的內容則是與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有關。湯總指出,國際買家對供應商的 ESG 要求日趨具體和嚴格,包括碳足跡、人權審核、勞工權益及產品責任等多方面內容。而隨著相關要求的持續深化,ESG 已成為企業保持供應鏈優勢的關鍵要素,而非僅停留在概念層面。企業需跳出“認證即合規”的舊有思維,轉而建立持續改進機制以應對不斷提高的市場門檻。
湯總以多家企業為例,從正反兩面說明 ESG 實踐的現實影響。快時尚品牌 SHEIN 因供應鏈透明度不足而在上市過程中遭遇阻力;TikTok 則是因數據安全問題面臨審查和罰款;特斯拉、華為、捷安特和青島啤酒等企業,則是通過供應鏈協同、材料迴圈利用和工藝優化等措施,以低碳表現獲得品牌客戶認可與訂單增長。但他也強調,不僅大型企業需關注 ESG 合規,中小型製造企業同樣直接受到供應鏈壓力和國際法規的約束。
湯總建議企業加強自身及供應鏈的 ESG 管理,提升自身形象;同時注重產品層面的 ESG 屬性,開發符合國際市場期待的可持續產品。他表示,自己所在的 DNV 公司可為製造企業提供 ESG 體系搭建、評級提升和資料管理等服務,協助企業建立可持續管理機制,增強國際競爭力。
智慧財產權與品牌創新
從防禦到戰略的核心資產
深圳市智享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琴女士則主張,中國企業正從“以市場換技術”的階段邁向“以技術贏市場”的新時期。而智慧財產權已從傳統的法律防禦工具,轉變為企業獲取定價權、維持利潤空間及實現價值躍升的核心戰略資產。她強調,企業以“投資人思維”管理智慧財產權,從“產品未動,IP 先行”的角度進行全球佈局,通過智慧財產權確立市場准入規則、提升議價能力並威懾潛在競爭對手。
針對中國企業出海過程中常常面臨的商標被搶注、功能變數名稱爭議及產品侵權等問題,王女士建議企業主動開展全球商標系統磁片點,並借助馬德里體系等機制實現高效註冊,為加盟合作與管道管控奠定法律基礎。在具體行動路徑上,她建議企業分三步走:首先進行全球化資產盤點,明確核心技術、產品外觀及品牌標識的保護需求;其次開展有針對性的佈局,尤其重視外觀專利在未來圖像識別維權中的價值;最後建立系統性監控與維權機制,善用平臺工具阻止仿品流通。
深圳西波數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先秋先生分享的主題則是“一家本分的爆款工廠”。他結合公司 11 年的發展歷程,分享了企業全球化拓展中的實戰心得與戰略思考。據劉總介紹,西波數碼成立於 2014 年,是一家專注於消費電子類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與全球銷售的企業。公司從運動相機起步,之後逐漸拓展到無線領夾麥克風及兒童列印相機等品類,形成覆蓋全年齡段內容創作者的產品矩陣。
劉總結合西波數碼從歐美成熟市場到新興市場、再從海外回歸國內並依託國內品牌客戶實現“二次出海”的經歷,指出當前中國企業出海的邏輯正在轉向“以品牌和創新驅動全球市場”。他強調,中國企業要想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必須首先在國內市場錘煉出真正的產品能力和組織效率。
對於目前國際經貿環境中智慧財產權保護和 ESG 能力建設等新變化,劉總認為企業應當主動適應,雖然短期內會面臨成本上升,但從長期看將構築起企業的核心壁壘,實現從“低端製造競爭”向“高端創新競爭”的轉型。
結語
能力重塑,生態共贏,邁向全球新未來
環球資源本次論壇聚焦中國企業出海,與會嘉賓結合國際貿易環境的新動向分享的內容讓企業可以感受到,雖然面臨環境波動與合規挑戰,但中國供應鏈仍具強大韌性。而嘉賓們從實戰出發提出的建議,也呼籲企業從成本優勢轉向能力優勢,通過技術升級、品牌建設與 ESG 合規,借助 AI 及數位化工具,構建差異化競爭力。只要戰略清晰、以創新為驅動力,構建健康的協作生態,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將有望實現可持續增長與價值躍升。
提交表單獲取環球資源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