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资源” 官方微信,获取实时外贸资讯
主页 / 贸易情报中心 / 外贸资讯 / 揭秘硬件厂商的“赔本”赚钱招数
在苹果 Apple Watch 的表带被曝出 3300% 的暴利之后,最近,著名的耳机品牌 Beats 也中枪了。经过一名国外工程师的拆解和测算,其售价高达 199 美元(国内售价 1400 元人民币)的 Beats Solo HD 头戴式耳机的物料估算成本仅为 16.89 美元。
在消费电子领域,关于成本与利润的讨论从未休止过,而国内与国外的节奏似乎并不一样——国内的硬件厂商在天天高喊着“赔本赚吆喝”的同时,海外的硬件厂商却赚取着硬件本身带来的暴利,不过背后的真相可能没那么简单。这,其实是两个命题,不信你看。
前几天,周鸿祎率领着刚刚收编的奇酷大神与小米大打价格战——物料成本 544.58 元的大神 F12GB 版本降价至 499 元,矛头直指同等价位的红米 2A。明面上,谁都在喊着亏本甩卖;而俗话说的好,买的没有卖的精,真正的亏本生意是没人会做的。这其中的猫腻,要分成三种情况的考虑:
典型案例是小米。
当小米在 2011 年发布其首款手机产品时,其 1999 元的零售价格在当时被很多人认为是低于成本的。据供应链相关人士估算,这款采用了高通双核处理器、夏普 4 英寸显示屏、后者 800 万像素摄像头的产品仅主要的物料成本就可轻松突破 200 美元(以当时的汇率价格计算,约合 1300 元人民.币),再加上研发、物流及营销等费用,留给小米的盈利空间其实微乎其微。
不过,雷军在事后的采访中也承认,尽管很多元器件是不可压缩的刚性成本,但主要走网购渠道的小米能够大幅减少营销等弹性费用,“我们应该不亏。”
一方面,贾跃亭曾宣称自己是全球首家公布 BOM (物料清单)并以量产成本价销售的手机厂商,同时提出了不需要通过硬件赚钱、甚至硬件免费的口号。
而另一方面,乐视移动总裁冯幸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示,其手机业务并非不挣钱。“传统手机厂商就是纯硬件挣钱,硬件不挣钱就是赔钱,乐视移动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提供给用户不是硬件,而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系统,我们不仅销售硬件,同时开始服务和运营用户,对内容应用和服务收取合理的费用,形成闭环生态的业务支持,所以不存在赔多少钱砸手机这个理论。”
典型案例是红米和小米 Note 之间的逻辑。
借助红米,小米由“为发烧而生”的硬件跑分三郎的角色成功切入了千元机市场,并大幅扩展了自己的用户群。此后,起价 2299 元的小米 Note 发布,其顶配版本更是达到了 2999 元。作为一个国产手机品牌,这一定价将使其直接面对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的竞争。然而基于其用户规模和庞大的换机升级需求,小米 Note 的销量也是可圈可点的。
当小米手环以 79 元横扫国内市场时,99 美元“基准价”的智能手环在北美地区依旧是主流。无论是超级大牌苹果、三星,还是初创企业 Fitbit、Nest,似乎大多都能从硬件本身赚取丰厚的利润,有些还高得离谱。其实,这个情况需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不论是华为小米魅族还是众多中小智能硬件厂商,单从制造工艺的角度上讲,“国货”并不逊色于苹果三星,甚至一些产品的用户体验更佳。但是,品牌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想让国内消费者为品牌本身的价值埋单仍非易事。苹果和三星们在全球攻城略地联手攫取了整个行业超过 9 成的利润,其品牌的作用不容小觑。
国内厂商真的在赔本卖硬件吗?也许并非是这样;海外厂商凭啥靠硬件就能赚翻天?或许你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不过,有一个结论是清晰的,就是大多数消费者是愿意为高质的产品付出更高价格的。而对于处在制造业底端的代工厂商们,这或许可以借鉴一些经验。
提交表单获取环球资源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