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掃碼關注

“環球資源” 官方微信,獲取即時外貿資訊

服務動態

主頁 / 貿易情報中心 / 服務動態 / 環球資源網SEB 線上研討會:解析全球貿易動盪與企業應對新策略

環球資源網SEB 線上研討會:解析全球貿易動盪與企業應對新策略

發佈日期: August 05, 2025

閱讀量:

Share:

7月10日,環球資源網 (Globalsources.com,以下簡稱 GSOL) 上線30周年紀念活動暨SEB線上研討會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由環球資源採購菁英匯(Sourcing Elite Board,簡稱SEB)主持,探討跨境投資與國際貿易相關話題。

作為環球資源設立的精英會員制俱樂部,環球資源採購菁英匯(Sourcing Elite Board,簡稱SEB)僅限受邀行業頂尖人士加入。目前,該俱樂部擁有逾50名會員,主要是滬港兩地採購領域管理高層及擁有學院背景的專業人士。SEB不定期在俱樂部內部舉辦分享活動,邀請其成員深入探討採購策略、電子商務創新,及全球經濟格局洞察與預測;致力激發創新,推動行業前沿,為採購領域行業人士與專家提供充滿活力的交流機會。

本次活動邀請的嘉賓包括來自Aroca Group的Valerio D'Angelo先生和來自Ocean Stone海石出海的楊飛先生。

Aroca Group總監Valerio D'Angelo主張,當前全球貿易動盪是經濟、政治、科技等因素疊加導致的必然調整。而資深跨境投資和運營專家,Ocean Stone出海賦能平臺創始合夥人楊飛先生則建議企業做好準備適應這種新常態。

Valerio是公共事務與國際企業戰略領域的專家,在多家上榜《財富》500強的歐美消費品公司中擔任高級職務。Aroca Group被公認為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公共事務諮詢公司之一,專注于為客戶提供高層培訓、深入政策分析以及獨特的公共事務諮詢服務。

楊飛先生是海石出海(Ocean Stone)的創始合夥人,曾任百聯摯高資本出海賽道負責人、雲九資本(Sky9 Capital)創始團隊成員,本人擁有15年以上創業和投資經驗。海石出海是成立於2024年的出海服務機構,為企業搭建出海運營、行銷和品牌體系。

政經多要素疊加引發全球貿易結構重構

Valerio在回顧全球貿易動態後表示,自上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全球化浪潮啟動,國際貿易體系也由於中國入世、區域性戰爭衝突等各類事件持續重塑。而關稅上升的勢頭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經初現徵兆。2019年新冠疫情成為關鍵轉捩點,全球貿易和供應鏈受到了極大的顛覆性影響。“供應鏈的崩潰暴露了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世界正從高度整合轉向多極化模式。” Valerio因此主張,當前全球貿易的動盪並非單純由關稅引發,而是經濟、政治、技術變革、文化、社會因素疊加的必然調整。

Valerio隨後指出,各大洲的企業、政府、國家都在試圖確保供應鏈韌性,減小未來供應鏈所受到的擾動,但世界並非走向孤立,而是在更複雜的互聯中重建平衡。“自身供應鏈的安全與效率問題吸引了許多國家和組織的關注,但關注這類問題不等於要忽視與外界的貿易往來。” Valerio表示,各方都在以經濟聯合體或自由貿易區(FTA)為形式,以戰略利益而非地理位置、經濟規模為標準發展盟友。

Valerio以東盟為例介紹了新興經濟體的突圍方向。他提到,東盟有著明確的規劃,要在2045年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對內,通過各種條款加深內部整合。比如,計畫東盟內部成員全員在2028年前簽訂世貿組織的《貿易便利化協定》,掃清關稅、支付等方面的障礙;在2025年10月前簽署數字經濟框架(DEFA),加大對數位化經濟的投入。

對外,同步拓展外部紐帶。比如,強化與中國的FTA並推進RECP合作;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相關談判;甚至探索與歐盟簽訂貿易協定的可能。“當歐美陷入保護主義爭議時,東盟正以開放姿態將不確定性轉化為機遇。”

Valerio還提到了非洲的顛覆性潛力。比如,義大利政府計畫投入700億歐元佈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奈及利亞、肯亞等國的消費市場與製造業基礎正吸引全球產業鏈轉移。“非洲將從‘資源供給地’轉型為‘消費-生產複合體’,為全球貿易注入新動能。”

面對變局,Valerio為企業的應變方向提出三點建議:

1、超越關稅視野

Valerio認為,關稅僅是政策工具之一,企業需同步關注各國經濟戰略調整;

2、錨定長期趨勢

數位化(如海關自動化)與可持續性已嵌入貿易協定核心,企業需主動將其納入供應鏈基因;

3、構建動態韌性

從“中美歐三角貿易依賴”轉向東盟、非洲等多元市場,以分散風險。“真正的抗風險能力源於主動佈局,而非被動防禦。”

各大經濟體面臨的增速放緩是關稅戰根源

楊飛先生則主張,關稅戰是全球經濟發展停滯的代價。問題的根源在於全球經濟發展的增速放緩,各大經濟體面臨許多挑戰和衝突。關稅問題的形成是個長期的過程,這種現狀也同樣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楊總指出,目前的美國對華綜合關稅已從2018年的3%到今年的最高點147.6%,他將這種關稅急劇飆升的現象稱為“關稅武器化”。他認為,這種不正常的狀態是出於政治姿態而非經濟方面的必然結果。

楊總還表示,關稅問題已經在全球引發連鎖反應:中國以稀土出口反制迫使美國重回談判桌,而供應鏈遷移導致成本激增、中美貿易量銳減,甚至出現“芝加哥工廠因稀土斷料停產”與“中國出口企業無單養工”的極端案例。

面對困境,一些大型的歐美企業和買家試圖降低其中國供應鏈的比重:沃爾瑪加速向東南亞分散產能,但卻遭遇物流不暢的問題;Target將中國採購比例砍半,並採取“間歇性訂單策略”;蘋果在印度、越南新增20%產能,但80%的 iPhone仍依賴中國產業鏈。楊總強調:“產業鏈遷移遠非設備搬運這般簡單,半導體廠僅基建就耗資數億,而深圳的電子元件‘半日達’的生態無法輕易複製。”

楊先生也對企業的應變方案提出了3點建議:通過在東南亞等地設廠促進產能多元化,學習耐克的買家與賣家“風險共擔”的模式,以及通過科技手段提升供應鏈效率。他主張,全球供應鏈正如同過去30年那樣,迎來自身的重構,而在此期間挑戰與機遇是相輔相成的。企業應當努力適應這種新常態,將自身的戰略方針從短期的成本控制轉向長期的韌性建設。

現場提問,精彩互動

在提問環節,SEB現場主持人Tom McGrenery宣讀了熱心觀眾發來的線上提問,並邀請 Valerio 和楊飛回答。

Tom McGrenery:有沒有什麼好的手段能夠規避關稅相關的成本問題與風險,既能夠轉移供應鏈,又避免對客戶大幅提價?2025年和2026年有什麼值得特別關注的風險?

楊飛:在我看來,未來的出口有兩條並行的賽道。短期看,Temu式的無品牌低價商品因經濟下行需求穩固;但更多的、長期的機會在於中國及亞洲的新銳品牌。我們合作的售價近2000美元的意式咖啡機在歐美熱銷,這證明了高附加值產品的潛力。這兩條賽道在過去數年間都變得愈加鞏固。

至於進口商,需要基於自身面向的消費者定位,想清楚選擇哪一條賽道。

與此同時,“中國製造”正蛻變為品質的代名詞。未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或亞洲品牌將帶著更高的品質、更好的用戶體驗崛起。建議進口商主動發掘這類品牌,通過獨立站等管道本土化分銷。

至於中小企業避險的問題。我建議,永遠選擇你最熟悉的市場。比如,美國的關稅調整邏輯是按國別貿易量動態調稅,盲目投資工廠反而會增加風險。中小企業應聯合抗壓能力強的供應商共渡現金流危機,並堅信“關稅終將回歸健康區間”。

Tom McGrenery:是不是不管誰來當美國總統,關稅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這與世界經濟的現狀有關?

楊飛:美國關稅是美國總統的武器,是他炫耀力量的工具,應對世界局勢的手段,而非國際衝突的結果,它是挑起衝突的手段。

Valerio:共和黨政府有關稅,民主黨政府也有關稅。但不論兩黨誰上臺,關稅曲線都在持續上升,這一點跟政治沒多大關係,而是與各國貿易逆差有關,與各國的債務情況有關。當然,不同的政黨上臺,處理關稅的手法可能會有不同。

而且,我們身處在一個從疫情中恢復的世界,人們變得更加敏感,看待問題的角度也與以往不同。疫情衝擊與地緣衝突(如俄烏戰爭)加速了各國本已存在的調整需求,各國均在重構供應鏈的安全邊界。

Tom McGrenery:戰略貿易協定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比如說,自由貿易區中的數位貿易相關內容能對重新定義國家產業政策和競爭優勢起到什麼作用?

Valerio:各國都希望打造技術優勢,保護自家的經濟,為經濟發展提速,在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中取得更好的條件。而其中,技術優勢是關鍵的因素之一。

數位條款的核心價值在於推動技術相容性,使工業基礎設施深度互聯。就好比當年手機上的作業系統五花八門,但GSM標準的統一大大促進了移動通信平臺的發展。同理,在東盟等差異化顯著的貿易區內,數位協定可加速經濟融合,其影響遠超貿易便利化,將重塑國家技術主權與產業生態。

Tom McGrenery:最新的關稅調整和現狀會如何影響中小型進口企業,尤其是醫療設備和健康領域?

楊飛:我對醫療領域的情況不太瞭解。但我覺得,這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存在相通之處。中小進口企業會面臨什麼樣的潛在風險呢?主要是成本上升。從上個月的情況來看,美國的關稅是根據某個國家對美貿易的進出口差額來調整關稅稅率的,因此到最後看可能大概率每個國家的關稅都會差得不多。所以我們不僅強調供應鏈多元化,還要強調進口企業應紮根自己熟悉的市場,找到商品種類多樣,擁有較強實力,且能夠與自己共擔風險的供應商,這樣才有可能幫助進口商長期節約成本。

Tom McGrenery:除了貿易額和關稅稅率之外,制定政策的機構和組織通常使用哪些指標來評估全球貿易體系的健康程度?

Valerio:我們可以看經濟整合程度。在我前面的演講中也提到過,比如歐盟就是一個高度整合的經濟體,通過自由貿易協定實現的、在海關、貨幣、政治和經濟上整合的經濟體。而說到東盟這樣的貿易整合區域,要同時看自由貿易協定的數量和整合程度。

我理解,作為貿易機構之類的組織,有時需要根據貿易額這樣的“硬資料”來作出判斷,但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學會看看貿易“硬資料”之外的一些標準。事實上,有些標準已經被採用了。比如,歐盟每年都會衡量內部經濟的整合度,尤其是那些加入時間較晚的成員國。比如,考量成員國在監管機制方面的整合程度,看看其監管框架是否能夠一視同仁地應用於所有成員國。此外,還有加大貿易往來的意願,這一點體現的是相互信任,開放市場的意願。

從思維碰撞到落地工具包

經過長達兩個小時的探討,環球資源網SEB線上研討會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吸引了全球超過3000位採購與貿易從業者的積極參與,並引發了熱烈的討論。Valerio與楊飛以“動盪”為起點,用“韌性”作落點,為聽眾描摹了一幅從被動應對到主動佈局的路線圖。正如主持人Tom在結束語中所說:“當外部的不確定性成為常態,唯一可確定的是我們自身的反應速度。”

未來,SEB將陸續推出系列活動,把今日提煉的共識轉化為可落地的工具包,幫助企業在關稅迷霧、產能遷徙與數位規則交織的新時代中,守住現金流、抓住品牌視窗,把每一次震盪都變成躍升的踏板。

下一期,環球資源網預計在8月21日舉行主題為“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相關政策”的活動,歡迎關注並鎖定你的專屬席位。

立即登记獲得更多環球資源服務!

獲取專屬市場開拓方案,

讓您的優勢產品精准對接全球新興需求!

提交表單獲取環球資源專屬服務

* 連絡人

此項為必填項

此項為必填項

* 聯繫電話

請填正確國家號

請填正確手機號

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Cookie政策 (Cookie Policy)以瞭解有關你個人資料的處理常式。
點擊“提交”即表示你同意你已經閱讀了我們的隱私政策和小型文字檔案政策 (Cookie Policy)和接受我們的使用條款

提交